花儿小说网 > 红楼小丫鬟 > 103、068章:

103、068章:

推荐阅读:永生之狱全能卡王往生之灵萨诺亚舰娘领域足球传奇,巅峰王者的荣耀不说再见的梦顶级教练之执教林书豪游戏降临异世界网游三国之无双逍遥梦路

一秒记住【花儿小说网 www.huaens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再过数日, 已是初冬了。

    琳琅早上起来, 透过茜纱窗往外看,一团团雪花逐对成逑,石榴树落叶凋零, 芭蕉青翠不在,金鱼缸上盖着用麦秸秆编的盖子, 落了一层薄雪,越发显出几分寂寥。

    炕下的炭火早熄了, 幸而烧了熏笼, 放了几点素馨,满室皆是幽香。

    虎哥儿尚未醒,在炕上睡得正香, 小脸红润润的, 眉眼口鼻间隐约能看出杨海的影子。

    琳琅裹着旧年的猞猁狲大氅,低头看着儿子, 满目怜惜, 越发想念起杨海来,如今正值寒冬,西北干冷,寒风如刀,滴水成冰, 偏还没听说他们凯旋,也不知他们现今如何行军打仗,衣裳鞋袜营帐被褥暖和不暖和, 又不能托人送去。

    正想得出神,翠儿和秋菊一人捧着铜盆和大小手巾,一人捧着衣裳,身后跟着柴旺家的和米旺家的,抬进一口箱子,沉甸甸的,颇为吃力。

    翠儿把铜盆放在盆架子上,搭好手巾,回身对柴旺家的和米旺家的道:“东西放下,你们且出去,一会子叫杏子送热水来。”

    自油旺一家打发出去后,杏子便取代枣子橙子姐妹跟苗青家的打下手,烧火洗菜。

    待两人答应着下去了,翠儿方对琳琅笑道:“奶奶猜猜,是谁送的东西!”

    琳琅笑道:“你不说,我如何知道?”

    翠儿含笑打开箱子,露出一股五颜六色的光彩,琳琅定睛一瞧,却是一箱大小不一的和田玉籽料,玉皮很薄,也有半露的,既有白玉,也有青玉、墨玉、碧玉、黄玉等,一时也难分是哪几种,但一看都是上品,不禁惊呼出声,道:“这是大哥托人送来的?”

    翠儿奇道:“奶奶怎么知道?我还说是别人送的呢!”

    琳琅拿起一块羊脂玉的籽料把玩,笑道:“大哥征战西北,只有他离昆仑山最近,那里的和田玉举世闻名,不然谁会送我这么多名贵玉料?”

    翠儿笑道:“到底是奶奶,一猜就着。”

    琳琅不由得十分惊喜,道:“送东西的人呢?我还有话要问。”

    翠儿忙道:“这些东西是随着捷报进京的,另外派人送来,才放下就走了。”

    琳琅不禁连连叹息,道:“怎么不留下来?”

    翠儿道:“我留了,是送东西的人不敢留,只说能托送些东西已经是极大的恩典了。”

    琳琅只得作罢。

    回身将满箱籽料一一取出来,放进匣中,直至籽料取尽,也没见一信一纸。

    琳琅叹息道:“没有写信回来。整整九个月都没通信。”

    翠儿劝道:“大爷行军打仗,怎能随意通信?倘或泄露军机,谁担当得起?奶奶素来都体贴,怎么在如今捷报频传的当儿,反抱怨大爷不写信了?我却说大爷惦记着奶奶呢,百忙中还托人送这些,不知费了多少工夫才得这么一箱子宝贝。”

    琳琅道:“我自然晓得,只是东西再多再好,也不及他一封平安信来得让我安心。”

    用过早饭,忙命毛大去打听,西北大军何时回来。

    毛大去了半日,回来道:“听说又是一个捷报,西北之乱已经差不多平了,只等着旨意抵达后再说。多则三月,少则一月,大爷必定凯旋回京。”

    此言一出,阖府皆喜。

    琳琅正欢喜之际,刘二夫妇也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带回黛玉的礼物和书信。

    看完信,琳琅才得知林朗已经中了秀才,虽非头名,但他年方十一,又出身清贵,一时之间,在姑苏一带炙手可热。林如海教子极严,立时便送他去官学了。只是林如海身体大不如从前,入秋便病了两三遭,黛玉日日侍汤奉药,不敢离开。

    琳琅又为林朗欢喜,又代黛玉担忧,好容易黛玉有父有弟,谁承想竟是好景难长。

    算一算,林如海就任应天巡抚已有三年,这三年官声极好,也有许多人家愿意将女儿嫁给他做填房,只因林如海舍不得黛玉姐弟受继母苛待,遂不肯续弦,惹得世人都赞他情深意重。按着规矩,想来明年就能进京述职,也不知到时候又如何。

    琳琅正欲回信,贾母忽然派人来请赏雪吃酒。

    见外面撕棉扯絮一般下着大雪,琳琅冬日有闲,也自无聊,便命人套车,趁着套车的时候,写信安慰黛玉,不仅详述了迎春、鸳鸯主仆二人婚事已定,又说对惜春之忧,还说自家蒸蒸日上,最后送了些家常玩意,特特又选了几块最好的和田玉籽料装进锦匣里一并捎上。

    随后,她又取出几块玉料,命人送至蒋玉菡处,叫他给鸳鸯雕琢几件玉饰。

    蒋玉菡和鸳鸯的婚期很快便定下来了,是明年十月二十八日,还能陪贾母一年。

    一色料理妥当,外面来回说车已备好,琳琅方裹着大氅,罩着雪帽,围着火狐围脖,带着翠儿、秋菊二人去了荣国府。

    除了荣国府行事让人诟病外,琳琅很喜欢和三春湘云宝钗李纨凤姐等人说笑取乐。

    犹未进贾母上房,便听凤姐笑吟吟地道:“这回,我们园子里可热闹了!前儿来了好些亲戚,一把子四根水葱儿似的女孩子,你见了,爱都爱不过来呢!”

    琳琅一怔,知道必是邢岫烟薛宝琴李纹李绮等人来了。

    及至到贾母房中,果然除了宝玉外,满屋都是如花红颜,总有七八个,一半自己不认得,有他们围着,贾母眉眼舒展,面色慈祥,越发像画里的老寿星了。

    贾母见到琳琅,越发欢喜,笑道:“快过来,见见我们的亲戚,大家好亲香些。”

    大家厮见毕,方纷纷归座。

    琳琅心中暗暗地打量,四个女孩子都是各有千秋,邢岫烟身形瘦削,犹若闲云野鹤,更飘逸些,李纹和李绮容貌相似,却十分淡雅脱俗,其中自然是薛宝琴最为出色,肤胜白雪,貌若明珠,自有一股璀璨宝光,灼灼其华,映得旁人黯然失色,披着一领金翠辉煌的凫靥裘,便是宝钗这等艳冠群芳之人亦在她跟前失去三分颜色。

    宝玉清澈温柔的目光追逐着屋里的女孩子们,恍然如山泉,兀自在一旁感叹道:“天地到底有多少钟灵毓秀,偏生出这些人上之人!一比,我竟是泥猪癞狗了。”

    湘云笑道:“爱哥哥可是又疯魔了?叫人听见,像什么?”

    宝玉闻言不答。

    贾母却笑道:“天底下有多少人,宝玉,你又知道什么?见过多少?便只知道感慨?咱们家一个中等人家,小小的地方,人又少,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正经说起来,便是刘姥姥那样的庄稼人,还有我们万万不及的好处呢!”

    说得宝玉垂首道:“还是老祖宗有见识。”说着伏在贾母怀里撒娇。

    探春向琳琅道:“太太已经认了琴妹妹做女儿,现今跟着老太太在安寝。”

    琳琅笑道:“姑娘们个个都好,我都不知道夸赞哪一个才是。”

    薛宝琴见识广博,七八岁上就跟着父亲到处走动,天南海北各处都去过,说起异国风俗,端的好听,琳琅侧耳听了,每逢她说起,却都能接得上话,薛宝琴不禁暗暗称奇,她早听说了琳琅身份,她父亲早和薛蟠之父分家另过,薛蟠家仍是领着皇商的名分,他们家却不过是平常商贾,各地都有生意,后因父丧才归拢金陵,自然没有看不起琳琅的道理。

    琳琅不知薛宝琴之心思,因见她年轻美艳,言语伶俐,博得上下独宠,胜过钗黛湘,也不禁暗暗感叹。眼看着满屋花团锦簇,谁又能想到黛玉如今正面临着父病弟幼之境?

    琳琅心中疑惑,怎么荣国府竟似一点消息都没得到似的?若贾母知道林如海患病,必定没有冷眼旁观的道理。只是她也略记得许多人考究红楼故事,黛玉之家产众说纷纭,故不敢多嘴,只暗藏于心,盼着林如海痊愈,免生事故。

    正思量间,宝玉突然问道:“姐姐在想什么?”

    琳琅抬头含笑道:“并没有想什么,只是见眼前如画一般,看呆了去。”

    宝玉也觉得美景如画,遂悄声道:“我才和云妹妹商议了,将鹿肉拿了一块叫人送园子里,一会子咱们去芦雪广烤鹿肉吃!我至今还记得姐姐从前烤肉最好吃呢,可惜竟吃不到了!”

    宝玉幼时贪爱新鲜,和史湘云一起,不知惹出多少故事来,那时琳琅曾多次烤过肉给他们吃,别说鹿肉了,袍子肉、獐子肉,乃至于鲜鱼,也都烤过吃,至今宝玉仍然记得。

    琳琅尚未说话,惜春便过来道:“去,去顽你的!你们爱做什么便做什么,别找我们!”

    宝玉一笑,走了开去。

    一时大家散了,贾母略歇,李纨拉着琳琅也去芦雪广。

    途中惜春扯着琳琅道:“姐姐上回说,早晚我得画园子,谁承想,竟成真了。刘姥姥来顽那么一会子,逛了大半个园子,老太太就叫我画,我才画了一点子,倒得备一屋子画具,光画笔就有一百多支,宝姐姐絮絮叨叨一番话,我也没记清。”

    李纨听到了,抿嘴一笑,道:“她原是最博学,说的并没有错,你倒嫌她。”

    惜春道:“我何尝说她错了?只是为一幅画,预备那么些东西,值什么?谁又拿画画当正经事来办了?那么长一篇话儿,能用到多少?齐全是齐全了,只是白显她博学罢了,我在书上也能找着。之前我说没有画具,偏她说自己有,又说我用不着,给我也是白放着,替我收着,等用时再送我些,倒像是我问她要了似的。还指点我找匠人的稿子添人物,那都成什么了?再没听过在建园子原稿上画画的!布局怎么布?光有地步方向可不行!”

    琳琅笑道:“丹青讲究意境和布局,没有按着匠人原稿描地步方向的道理。”

    惜春复又欢喜起来,道:“我就说,只姐姐和我同心同意。若真描了匠人的稿子,还是请别人删减立稿子,真真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琳琅道:“明儿你去我那里坐坐,我正经跟你论一回丹青。”

    惜春闻言喜道:“姐姐可不许反悔!”

    琳琅笑道:“明儿我来接你,说实话,我在家也无所事事,描龙绣凤又觉得手冷,画画儿的颜料又太涩滞了些,画出来不好看,只好论些画技,聊胜于无罢。”

    一时到了芦雪广,李纨出题限韵,因不见湘云宝玉,便问去哪里了。

    琳琅正要说,便见李纨之婶母走过来看热闹,对李纨笑道:“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着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又不少吃的,他两个在那里商议要吃生肉呢,说的有来有去,我只不信,肉也能省吃的?”

    听得金玉二字,众人都笑了,忙去拿史湘云,独剩惜春与琳琅坐在炕上说话。

    惜春因道:“姐姐上回说去改变,我回来发觉,却不成呢!”

    琳琅也知道荣国府百年望族,腐朽之至,子孙中唯有宝玉一人可承继祖宗基业,偏又不肯上进,作为不受宠且被宁国府养在荣国府十来年的小姑娘,惜春什么都做不得。

    惜春又道:“我也无计可施了。”

    琳琅忙安慰道:“你又说这话,听着倒叫我们为你心疼。从前林姑娘也记挂着你,说你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果然太玲珑剔透了些,才会如此。可人常说,天无绝人之路,无论何事,必有一线生机。”

    李纨和探春并肩进来,笑道:“你们打什么机锋呢?”

    惜春不理,琳琅却笑道:“何曾打什么机锋?只是说些世俗话罢了。云姑娘他们果然在外头烤肉了?你们怎么不一起?”

    李纨笑道:“已经嘱咐了好一番,我回来和三姑娘拟题韵。”

    堪堪拟定,便闻得一股香气,探春道:“题韵已经拟好了,我也要吃去。”又让琳琅道:“姐姐也一起吃去,大家伙儿好热闹些,再一坛子酒就更好了。”